解约风波曝网红MCN机构乱象 行业规则亟待完善
52fw.cn 06-03 次遇见证券时报记者 吴志
网红经济的持续升温在资本市场引发高度关注。近日,多只涉及网红经济的股票出现连续上涨,部分A股公司积极投身网红经济,收购涉及网红业务的公司,还有公司与头部主播达成了合作,A股掀起一阵网红经济热潮。
作为网红经济的重要参与者,MCN(多频道网络)机构的数量近两年出现爆发式增长,成为连接平台与红人博主之间的重要桥梁。不过,随着MCN机构的签约人数快速增长,在规范化、专业度缺失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
解约风波频现
近日,Bilibili平台(下称“B站”)知名博主“翔翔大作战”发布视频称,其与所签约的MCN机构,北京创客互动科技有限公司产生合同纠纷,导致其抖音、微博账号被冻结,且B站账号也可能被冻结。
无独有偶,今年4月,B站另一知名博主“林晨同学”同样发布视频称,与签约的MCN机构因内容创作、商业合作上的分歧而产生纠纷,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上述两位博主指控的内容类似,主要是与MCN机构签订的合同权利义务不对等;MCN机构未能履行签约时合同中规定的义务,为自己在内容创作、营销推广等方面提供相应的帮助;同时MCN机构因为商业利益,对其内容创作进行了干涉等。
MCN即多频道网络,MCN机构是网红、平台及广告商的中间枢纽,其通过内容制作、交互推广、资本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保障签约或孵化的红人内容持续输出,并帮助其实现稳定的商业变现。
MCN机构类型多样,既有以内容创作为主的内容型机构,也有以电商直播为主的电商型机构。在运营方式上,有以自己孵化为主的MCN机构,也有以签约、经纪为主的MCN机构,后者主要通过签约绑定网红,帮助其实现内容营销、商业变现并分成。作为内容生产者的“翔翔大作战”、“林晨同学”就是相应MCN公司的签约博主。
近年来,随着网红经济的不断升温,国内MCN机构数量迅速增长。艾媒网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MCN机构数量达1.45万家,而克劳锐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MCN机构数量已经突破2万家。
随着MCN机构数量的增长,签约者与MCN机构的纠纷时有发生,产生纠纷的原因集中在合约条款不平等,MCN机构未能履行承诺尽到扶持义务,双方在内容创作及商业合作上分歧较大等。在这种情况下,目前MCN机构普遍面临红人出走、核心账号管控等问题。
专业性缺失
在规范化和专业化的缺失下,部分MCN机构凭借优势地位,剥夺了签约者的权益和生存空间。
“很多MCN机构签约了之后,除了会分走一半的收益基本什么都不会帮你做,而且还会有很多限制,比如不能接私活,如果签的独家,那么你创作的内容也不能随便去其他平台发,长此以往你就被这家MCN机构栓牢了。”深圳某营销公司高管徐刚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MCN机构的准入门槛太低,很多人注册个公司组几个人的团队,签下几个博主就说自己是MCN机构。”徐刚认为,MCN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资源、服务以及专业水平等,但目前市场上大多数MCN机构并不具备这些。
“比如推广,MCN机构不是平台,有很多不专业的团队,就连他们自己也摸不透平台的内容推荐机制,更不用说为签约博主进行推荐了。除非签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官方MCN机构,可能确实能获得一些流量倾斜。”徐刚表示。
广州一家MCN机构合伙人刘海锐对记者表示,MCN机构现在鱼龙混杂,市场上很多机构的签约门槛很低,因为它们并没有打算对签约者进行投入,签约者要是火了就能分到利益,不火也没有损失,“空手套白狼”现象确实存在。
包括“翔翔大作战”、“林晨同学”在内,很多人与MCN机构签约,主要是看中了MCN机构承诺的在内容创作、营销推广方面的支持。专业MCN机构的运营及推广的确能给红人带来巨大帮助,但问题在于,除了头部签约者,MCN机构很难为每位签约者提供对等的扶持。
克劳锐公布的报告显示,MCN机构签约的账号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19年有5.1%的MCN机构签约账号超过1000个,14.8%的MCN机构签约账号超过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