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互联网医疗将对医药电商形成降维冲击
52fw.cn 06-20 次遇见医药网3月3日讯 医保纳入线上医疗服务之后,线下的医疗机构将吸引周边用户在自身平台获取处方和购药,从而逐步挤压周边药店和医药电商,这将逐步改变药品零售格局。
在疫情的影响下,医疗服务的互联网化获得了医保的支持而开始了真正的扩张。正如之前我们所分析的那样,支付方是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核心。此次医保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之后,从全国来看,主要的目标是解决在疫情期间慢病人群的药物供给的问题,但在未来,目前的模式大概率将获得政策的持续支持,从而线上的医疗服务将真正获得发展。
不过,受制于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医保支付规则,被支付方纳入之后,互联网医疗的真正得益者依然是线下的医疗机构,而非纯粹的线上服务商。这一方面是源于中国的医疗机构以公立体系为主,完全商业化的可能很小。另一方面,中国是以医保为主的单一支付方国家,医保的总额有限,必须量入为出,给予不同医疗机构不同的总额。在总额有限及增长缓慢的情况下,线上医疗注定只能按照线下服务来进行监管,而不可能完全另辟蹊径。
因此,国家医保局去年发布的《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医疗的医保支付政策给出了明确的原则:分类管理和与线下服务一致的互联网化是监管的主基调。这也意味着医保支付额度越大的医疗机构掌握的主动权也越大,其能调配的资源也越丰富。而对于广大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公司和医药电商企业来说,由于自身不掌握任何的医保额度,要获得支付方的支持就必须去和线下医疗机构合作。
为了满足自身的规模,二三级医院为主的大型医疗机构不可能与第三方分润医保,这导致第三方机构只能去寻求小型医疗机构的合作。但是,第一,小型医疗机构的医保额度本身就很低,无法满足线上服务的规模化需求,第二,医保的属地化管理和医疗机构服务的区域性特征导致线下医疗机构更具有粘性,这导致线下医疗机构更易获取和留住客户,特别是在慢病这种需要定期问诊的服务上。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