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2018年工作总结范文
admin 02-17 次遇见(一)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1975人,完成任务的221.8%;转移农业劳动力18322人,完成任务的101.7%;失业人员再就业率68.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52.3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建成就业扶贫驿站12个、建成就业扶贫车间19个,招募就业扶贫基地7个,分别完成任务的133%、211%和350%。
1.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促就业。及时收集、整理企业需求信息,同时利用县政府网站、寿州报、县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平台等渠道宣传企业用工信息。以推动成功创业并带动就业为目标,从创业培训、完善后续跟踪服务等多个环节入手,开办创业培训班3期,培训192人,完成任务的107%。明确创业担保贷款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简化贷款程序,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96万元,完成任务的102%。与安徽省中宇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聚红盛农庄餐饮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现有117名学员参加“工学一体”学习。
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毕业生档案调动6314份次(其中调出614份,接收5700份),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网上报到2050人,现场报到760人,合计2810人。完成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任务707人。认真做好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工作。今年申报招募计划14名,实际招募13人。我县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任务是稳定提供119个就业岗位,截止目前,在岗在位90人。第一至三季度已拨付资金合计344万元。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岗缺岗29个,经请示市局同意补岗,补岗等相关工作正在组织安排中。政府购买服务岗位人员316人,第一至三季度已拨付资金合计839万元。今年为县新桥产业园、县统计局公开招聘4名政府购买服务岗位人员。
3.开展就业服务拓展就业渠道。在人力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由县政府办牵头,县人社局具体管理和使用的人力资源信息平台。利用“春风行动”和节假日期间向全县劳动者群发就业服务信息;依托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开展服务。通过乡镇人社所将省级就业扶贫基地岗位信息和县40多家企业近2600个岗位信息,张贴公布、进村入户发放。同时向贫困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就业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信息,推荐有就业意愿劳动者就业;举办就业脱贫专场招聘会。春节期间在炎刘镇和寿春镇南门外举行3场就业脱贫专场招聘会,共组织52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岗位32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424人。4月26日,举行了蜀山区XX结对帮扶就业脱贫大型公益招聘活动,来自合肥市、XX的58家企业参会招聘,合同签订备案30093份,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受理劳动争议案件70件,结案55件,其中裁决10件,调解45件,时限内结案率为100%。案外调解劳动人事争议19件。
1.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2018年“两节”期间,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共受理投诉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8件,共涉及农民工523人,涉及金额1350.1097万元。组织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检查活动,共检查52家企业,涉及劳动者2690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开展细致的排查,全县未发现历史遗留问题案件。实地检查在建项目16个,涉及农民工2352人,处理欠薪投诉案件 7件,涉及金额45.2101万元;组织开展2017年度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和诚信评价工作,共接收194家企业报审材料,涉及劳动者13959人。截止目前,受理投诉举报案件18件,结案18件,涉及劳动者663人,涉及金额1453.5281万元,结案率为100%。
2.积极预防化解劳动争议案件。加大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力度,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县98家企业签订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专项合同》,送达《审查意见书》98家,覆盖劳动者人数达6000多人。全县25个乡镇及工业园区全部建立劳动人事调解中心,辖区内企业加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建设力度。回复网上咨询及市长热线265件,到期办结率均100%。
(六)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推进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人社窗口累计办理各类事项10325件次。取消“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时工作制审批”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认定”2项,及时清理规范单位权责事项,方便群众办事。对审批服务事项申报材料进行清理精减,精减比例达43%以上,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申请材料多和办事难问题,全面提高行政效能。积极推进 “阳光就业”网上经办工作。2018年1月至今,我县阳光就业网上经办事项网上年申报办理达9788项。累计发放单位账号1631个。网办事项清单维护61项,维护率达100%,各项业务完成情况在全市均居于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