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高中里的爱国教育
52fw.cn 05-06 次遇见原本就读于省实的张凯峰2008年入读ULC国际高中。当年他在省实是个相当另类的学生——他并不喜欢像其他的孩子那样一头扎在书堆里埋头死啃,他还有许多书本以外的爱好,例如艺术设计、唱歌、公益、舞蹈。
然而传统高中繁重的应试教育,无论他再怎样平衡,都无法为广泛的兴趣爱好以及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分出太多时间。经过深入了解和比较,他选择了更加适合自己的国际高中课程,并以高分考入ULC。在校期间,他如鱼得水地在学科学习和各种兴趣活动之间分配好自己的时间。最为突出的是每年他都作为组织者,带领学生进行点对点的银川支教活动。“很多人以为,慈善的作用只是为了给履历添上漂亮的一笔,但在ULC国际高中,整个活动从规划、组织、联系到最终成行,我们的投入程度不断在加深,到最后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自己肩头的责任,也能感觉到捐助、助学这些举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在净化我们自己的心灵。”张凯峰如是说。
申请国外大学的过程中,不但靠优秀的A-Level成绩,张凯峰在校期间所参加的社会活动全都成为他宝贵的经历,为他加分不少。而最终他也凭着出色的综合表现,申请到普瑞特艺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PRATT INSTITUTE成立于1887年,与纽约时装学院FIT、帕森设计学院PARSONS并列为三大艺术设计学院,被誉为设计界的哈佛)。
入读国际高中并不意味着学习任务轻松,相反学生需要养成很好的自觉学习习惯,并平衡好自己的时间,而这也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习惯。张凯峰同学在大一的时候,学习非常刻苦,每天花16个小时以上在设计工作室,得到教授的高度评价。但尽管如此,在国际高中期间丰富多彩的经历特别是慈善助学的经历,在他入读大学之后,也仍然在深深地影响着他。目前,他担任美国地区中国游子支教组织的负责人,每年组织超过200名的中国留学生定期到甘肃山区支教活动,在美国留学生团体及整个社会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同时他所负责的慈善团体还联系哈佛建筑学院,为甘肃山区学校设计建设校舍,目前仅他个人已筹集到20多万美金。
在不久之前发生的四川雅安地震后,张凯峰同学积极联系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组织捐款捐物,并计划在未来进行点对点的援助支教活动。
“几十年前我国的留学生们就是抱着学习西方、归来建设祖国这样的心愿走出去的,到今天,我希望从我们ULC国际高中走出去的留学生依然能够怀有这样的远大志向。”想起当初在开学典礼上听到的岭南大讲堂特邀教育专家沈敏静老师的讲话,张凯峰同学至今都有热血沸腾的感觉。“入读ULC,本来我只知道这里有金牌的课程体系、国际认可度高的毕业证这些实际的东西,但是没想到在这里的几年,对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有很大的触动。哈佛大学的校训是‘入学是为了知识的成长,毕业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人民’,而我在ULC的时候就已经接受了这个观念。”
很多人以为高中时期所谓的“社会活动”只是为了增加申请名校时候的砝码,殊不知在ULC期间,这些早已成为国际高中学子们的价值观。可以说,